顯示具有 系統安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系統安裝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7/6

Brunch安裝上超好用的toolkit

     在個人電腦上安裝ChromeOS目前最普遍的兩種方案, CloudReady和Brunch的ChromeOS。雖然我還是推薦前者。但Brunch也一直在精進。
     今天要介紹Brunch的安裝工具toolkit,有這工具,可大幅增加安裝效率。只要在Linux環境底下,不管是WSL(微軟subsystem)或是使用Linux live usb,可以直接下載和安裝,省去很多前置工作。如果不計下載ChromeOS image的時間(約1.24GB),10分鐘以內就可以搞定一台。以下就是安裝步驟的中文說明。如果你輕易閱讀英文,那我建議你直接看原版說明吧。

     首先你需要一個Linux環境,我建議直接拿一支隨身碟安裝Linux live USB,用隨身碟開機進電腦,使用Linux的終端機即可操作。這部分教學請直接看別人的文章 。

     以下我用我的電腦Thinkpad T420s為範例,下載檔案的版本會隨時間不同而改變,磁區顯示也會有所不同,但這應該不影響操作步驟。

     開始之前,請確認bios為UEFI模式,若不懂請參考這篇文章 。並且關掉uefi選項的安全保護模式(如果有)。

進入linux環境後,請開啟terminal ,就是純文字的操作介面。

以下指令都可以複製貼上,不用自己輸入,也建議用複製貼上,避免打錯字。

步驟1: 安裝curl。

sudo apt install curl


步驟2: 貼上指令。
curl -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WesBosch/brunch-toolkit/main/brunch-toolkit -o ~/Downloads/brunch-toolkit

步驟3: 貼上指令。

sudo install -Dt /usr/local/bin -m 755 ~/Downloads/brunch-toolkit

步驟4: 貼上指令,執行toolbox。正式進入安裝工具箱。之後就都是數字選項,根據提示輸入數字。

brunch-toolkit

 步驟5: 主選單,選 "1" 。

1) Install Brunch 3) Changelog 5) About 

2) Compatibility Check 4) Version 6) Quit

步驟6: 下載Brunch安裝指令檔,選 "1"。如果你曾經下載執行過,會有"2"而不用再次下載。

1) Download the newest release: brunch_r91_stable_20210620.tar.gz

2) Visit the releases page

3) Quit

步驟7: 選擇安裝檔的版本,直接選"1"。

1) brunch_r91_stable_20210620.tar.gz

2) Quit

步驟8: 下載ChromeOS image,直接選"1"。

1) Download the newest recovery     3) Quit

2) Visit the releases page

步驟9: 選擇哪一個版本,直接選"1"。之後就開始下載,看網路狀況決定下載時間,可以先去喝杯咖啡。

1) Use suggested (rammus)  5) zork

2) rammus   6) Select another

3) volteer   7) Quit

4) grunt

步驟10: 確定要使用哪一個版本,通常選"1"。如果你有曾經下載過其他的版本,也會出現在這裡。

1) chromeos_13904.55.0_rammus_recovery_stable-channel_mp-v2.bin

2) Quit

步驟11:  決定要單一安裝(整個硬碟分配使用),還是雙系統。這裡我建議選單一安裝,選"1",如果要雙系統使用,那一開始不能用Live USB隨身碟,因為隨身碟預設空間不夠,會造成失敗。

1) Singleboot only Chrome OS  3) Quit

2) Dualboot with another OS

步驟12: 決定目標磁碟。如果你電腦裡有多個硬碟或者多個分割區,他會先磁區列表,再根據這個資訊選擇要安裝到哪裡,至少要有14GB的空間才能安裝。

1) /dev/sda

2) /dev/sdb

3) /dev/sdc

4) Quit


步驟13: 確認刪除該磁區所有檔案,請輸入"yes"

Launching Brunch install script, please wait...

All data on device /dev/sdc will be lost, are you sure ? (type yes to continue)

之後就會開始分割,安裝。等全部都跑完,沒有錯誤訊息,就可以關機,拔除USB,恭喜你的電腦已經變身為chromebook~

2019/2/19

舊版cloudready的取得

     之前因為一些穩定性的測試,需要回復舊版的cloudready。但官方只有提供最新版本。我找到一個專門存放linux系統的網站" Getmyos" 關於cloudready部分,可點案這裡下載。
     提醒一下,這網站是把檔案存放在google drive裡面,而下載的時候會要求授權該網站能夠存取你自己google drive檔案,,我不能確定是否會有不當的存取,所以我不是用我主要的google帳號去取得檔案,然後再下載回來。
下載檔案之後再燒錄到隨身碟裡即可使用。

回復到舊版本之後,記得參考這篇,關閉自動更新喔

2018/7/23

從linux安裝cloudready

     上個禮拜因為netflix播放的問題,  一怒之下把小筆電換裝lubuntu。但換裝後沒有沒有chrome可用,因為linux的chrome 32位元版本已經停止維護。即使硬把舊版安裝回來,也會一直有錯誤訊訊息。那就只好firefox勉強用用。剛開始也還頗順,但不知道為何,越來越慢。今天想說還是裝回去cloudready吧。順便紀錄一下如何從linux安裝cloudready。
     這裡有官方的安裝指引。基本上就是下載cloudready的bin磁碟檔,解壓縮後還原寫入隨身碟。有很多圖形工具可以用,也可以用終端機模式輸入指令。

步驟1: 準備一隻隨身碟,最少8G.
步驟2: 開啟終端機,輸入"sudo fdisk -l"。這個步驟是確認你要安裝的那隻隨身碟的代碼,像我這隻就是sdb (如果只插入一隻,應該就是這個)

步驟3:下載 安裝檔,選擇mac/chromebook的版本。之後解壓縮,解開就是一個bin檔案
步驟4: 在終端機輸入 sudo dd if=cloudready.bin of=/dev/sdX bs=4M ,其中cloudready.bin看要看你壓縮出來的檔名,你也可以在這裡按tab, 會自動列出可用的檔案明。至於/dev/sdX 這裡的x就是上面步驟2看到的, 一般是sdb. 
會花一些時間寫入檔案,成功之後就可以用這隻隨身碟開機。安裝方式就如同之前介紹的那樣。
如果有錯誤訊息,檢查一下檔案路徑有沒有正確。這牽扯到一般linux的使用,我在這邊假設你知道檔案放哪裡的。





   

2018/7/16

CloudReady上使用VirtualBox-安裝檔取得-虛擬電腦系列文2

     我想在cloudready上使用virtualbox主要理由是,希望能補足cloudready在chromeOS上不支援的部分,也就是支援android軟體安裝使用。因此我一開始拿remixOS,這是一款android x86的作業系統,也就是可以在一般電腦上執行android的程式。

     以前我也使用過一陣子android x86,那時最有名的兩款系統是remix和phoenix,但是使用過一陣子後就放棄了。雖然支援playstore,也就是能像手機一樣下載很多apk應用軟體,但是網頁相容性一直不好。在android x86下的chrome瀏覽器是閹割版本的,或許是考慮到手機的相容性和運算能力。很多網站我連過去也會很貼心的變成手機版本。但我已經是用筆電等級的大螢幕了,即便強制使用電腦版,也會礙於一些擴充元件,例如flash,沒辦法和一般使用windows或是Mac/linux那樣有完全的呈現。另外一點就是使用上的不方便,絕大多數的程式都是使用螢幕觸控操作,而我在PC上使用,就不能用兩指操作,導致很多軟體不能順利使用。還有輸入法的設計,是為了手機使用,雖然可以支援鍵盤,但是選字還是得用滑鼠,也造成一些不便。

     總之能跑virtualbox,我就開始研究。因為之前曾在windows上玩過virtualbox,所以很直覺的拿remix的安裝檔來用。但是卻無法順利開機。調了很多參數都無法正常運作。碰壁了只好上來問google。原來已經有很多討論虛擬電腦上怎麼安裝這些。嗯,看來步驟挺複雜的。

     意外的逛到這個網站,竟然就直接提供很多已經安裝好系統的磁碟檔。包含我上述提到到的remix和phoenix。立馬下載來使用。

-----以下是安裝程序的截圖-----
步驟1: 開啟virtual中控台,選擇新增。

步驟2:名稱可以自訂,類型選Linux,版本選Linux 2.6 /3x,至於32bit或64bit,看你下載的系統而定。

步驟3:記憶體太少跑得很慢,我是設2GB記憶體。如果自己電腦原本的記憶體就不多,那最少也要1GB。

步驟4:選擇虛擬磁碟,這裡就選擇剛剛在osbox下載的檔案。

步驟5:回到中控台,就看到已經設定好了,點按兩下就可以開啟。

步驟6:等待一會兒,就已經進入remix裡。點一下視窗就可以進去,但是這邊有個要先去上方功能列的"輸入",選擇"滑鼠整合",這樣虛擬電腦裡的游標才能操作。

這樣就可以開始使用了。但目前發現有時候虛擬電腦的滑鼠指標沒有乖乖的運作,常動不動就跑出是窗外。這個問題我覺得是和extension pack沒辦法安裝有關,因此如同usb2.0控制器也沒辦法載入。這問題我持續在研究中。

即使操作介面跛腳,但我仍然是可以連上網,去下載喜歡的apk。只不過發現效能也不是很好(我的電腦是thinkpad t420s 三代i5的cpu)。所以,也只能當玩具玩一下罷了。

如果你在使用上有任何發現,非常歡迎與我分享~


2018/7/7

CloudReady的中文輸入法安裝(32位元的必備)

ChromeOS原本就內建中文輸入,安裝的時候選擇繁體中文版,會預載入注音和倉頡輸入法。但不知道為何在CloudReady中文輸入法沒辦法被啟動。兩三個月前,64位元的版本,中文輸入法又可以用了,但是32位元的尚未改善。所以我們就必須借助第三方輸入法JsCIN來達到輸入中文的目的

-----以下為安裝步驟截圖-----
步驟1:滑鼠按"左下圓圈"或按"搜尋鍵" (winkey),選擇"線上應用程式"

步驟2: 在搜尋欄輸入"jscin" 搜尋出兩個擴充功能,按"加到CHROME"

步驟3: 進入"設定",往下拉到底,點按"進階",往下找到輸入法


步驟4: 選擇"管理輸入法",勾選"JsCIN中文輸入法"


步驟5: 回到上一層,選擇JsCIN中文輸入法的設定,把新酷音輸入法拉到左邊,沒有要用的輸入法拉到右邊



當左下角出現US字樣,就表示中文輸入法已經裝完成,可以按ctrl+空白切換,或在中文輸入模式按shift切換中英文


2018/7/6

CloudReady必備的媒體撥放元件

CloudReady安裝完成後就可以開始瀏覽網頁,但因為軟體版權(?)因素?有兩個元件必須自己點按安裝。
先進入設定(按小時鐘),選擇齒輪

往下拉找到"media plugin",安裝這兩個。裝完之後重開機

我記得以前是要裝三個,但不知道現在剩兩個。總之這兩個裝起來,你才可以看到會動的影片和一些特效。
之後三不五時會有訊息視窗跳出來問你要不要更新這兩個元件的版本,有遇到就更新吧。

2018/7/2

解除安裝,還原隨身碟或硬碟

     CloudReady作業系統不管是存放於隨身碟或者內置儲存裝置,磁碟劃分都是和linux類似,在微軟視窗的環境裡不能正常使用。微軟內建的磁碟管理程式亦無法重設,只能依賴第三方軟體。我推薦這套免費的磁區規劃軟體,有中文介面,而且使用介面還算順手。這裡有簡單的介紹。

     使用微軟的磁碟管理員,可以看到CloudReady的磁區是長這個樣子,但是不能變更
     使用我推薦的這套或者其他軟體,就可以調整了。可以選擇刪除該隨身碟所有磁區。記得要先確認是哪一個儲存裝置,選錯可就糟糕了。做好調整後,記得要按"執行",才會真正執行刪除。可以一併格式化成為NTFS或FAT32,這支隨身碟就會變回以前的樣子了。當然,裡面空空如也,甚麼也沒有。
     已經安裝到電腦裡的硬碟,也是可以用這種方式還原,不過就是要把硬碟拆出來,在另一台電腦上執行上述動作。

2018/7/1

安裝到電腦裡

     使用USB隨身碟開機進CloudReady,所有的資料都儲存在隨身碟,其實已經可以開始體驗這套作業系統。但因為隨身碟寫入速度還是比內置的儲存裝置慢,偶爾還是會有卡頓的現象,另外就是開機速度會比較慢一點。因此還是建議安裝進電腦裡。

-----以下為安裝進內置儲存裝置的截圖---
步驟1: 隨身碟開機進系統,無須登入帳號,按右下角圖示,選擇安裝(Install CloudReady)

步驟2: 會有說明/警告文字,告訴你如果造成任何資料損毀,不負責任,因為接下來整個硬碟要重新規劃。這階段要按兩次確定,按下去就無法回頭了。安裝完後電腦會自動關機。拔下隨身碟,重新開機,CloudReady就正式安裝進電腦裡了。

安裝到到電腦裡,原本已經在隨身碟裡的資訊並沒有隨之移轉,必須要重新設定。請參照前一篇


2018/6/30

第一次進入CloudReady

     不管你是打算試用一下CloudReady或是已經打算拿它安裝進電腦裡,第一次都還是必須使用USB開機進系統。這時候作業系統的檔案和帳號的設定,都是儲存在隨身碟裡的。因為是第一次使用,會有很多資訊的寫入,如果隨身碟寫入速度不快,會有卡頓的感覺。使用一段時間後,卡頓的狀況會改善。(要確實使用,而不是開機後放著)

-----以下是第一次開機截圖-----
步驟1: 把隨身碟插入電腦(關機狀態下),,開啟電腦電源,選擇隨身碟開機。每台電腦選擇開機碟的方式不一,有的按F10有的F12,更舊一點的電腦,必須先進bios(按Del或是F1)設定開機順序,這部分就要麻煩自己設定。

步驟2: 第一次開機是英文語系,左下可以選擇變更。點選之後往上捲,即可看到繁體中文。選擇之後會回到歡迎畫面,卻已經是中文了。按"開始使用"

步驟3: 選擇現在要連線的網路,輸入匹配的密碼。

步驟4: 登入Google帳戶,亦可用訪客模式。若選擇帳號登入,會有一些安全上的認證,依照指示操作。

步驟:5: 選擇帳號圖示。自己選擇圖示,如果筆電有攝影機,也可以直接拍一張。選好按確定完成,進入桌面。

2018/6/27

Cloudready安裝步驟

Cloudready安裝不難,需要一台可連網的電腦,一隻8GB以上的隨身碟
微軟的作業系統環境(WinXP~win10),可以在這邊 下載安裝程式USB maker
下載到電腦之後,點按執行, 選擇版本, 選擇隨身碟, 點按安裝, 程式會自動下載

完成之後 這隻隨身碟就可以拿來執行cloudready.
想安裝到電腦硬碟,那就先用這隻隨身碟開機,進入到桌面後,再從功能列選擇Install

習慣看影片的可以看下面,一步一步進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X26S_VgSc

------以下為在windows環境下的安裝步驟的截圖------
步驟1: 開啟瀏覽器, 去官方網站 https://www.neverware.com/ ,點選GET STARTED

步驟2: 選擇家用版本(HOME EDITION)


步驟3: 選擇下載製作隨身碟安裝(DOWNLAOD USB MAKER),存檔到電腦裡




步驟4: 找到下載檔案,點按執行


步驟5: 告訴你要8GB或16GB的隨身碟,請按下一步(Next)
步驟6: 選擇要64位元版本或32位元版本 (取決於cpu),十年內的電腦大多都支援64位元。不懂的也可以先選擇64,如果開機執行時發生錯誤再改用32位元版本。

步驟7: 選擇哪一支隨身碟(如果有兩隻以上,就要選擇)

步驟8: 等候下載,寫入。這樣就完成了。